清时,兴化有一任县官姓严名清,他刚上任就宣布:"兴化一方天,严清留清名。"
严清说到做到,他清正廉洁、办事公道,不收礼,不听谗言,人人称他"案案清,事事公"。转眼间,严清3年任期已满,清清白白,无人不夸。严清自己也很高兴,在离任时,他专门办了10桌酒席,在县衙上公开答谢众人,表示自己信守诺言,清清白白来,清清白白去。谁知在开席前,来了一个少年人,手上拎一条大青鱼,鱼上还贴了张条子,上面写着:"父不送行子送行,头上清来尾不清。"严清再看看那条青鱼,真是一身青到底,就是在尾巴上洒了一点石灰水是白的。他明白了:这就叫头清尾不清呀!事情出在今天的宴席上。严清即命人撤去宴席,开船启程。
严县令来时一把扇,去时一顶帽,空船一只,更无仆人,船轻压不住浪,他就叫船家搬了河边一块大石头压在船头上,自己坐在后舱,小船平稳前行。经过两天两夜,严清回到老家,他关照船家,别忘了把从兴化搬上船的石头带回兴化,并赋诗一首交船家带回:"头清尾不清,石头压船身,千里还青石,寄望后来人。"
几天过后,兴化的父老乡亲见到了石头和严大人写的诗,忍不住流下眼泪。那块石头被船家仍丢在水码头边。第二年春天,石头旁边长出了一支青竹。从此,人们把这块石头叫做"廉石",把旁边的竹子叫做"忆清"。
兴化的怪才郑板桥最喜画"石竹图"送人,一是怀念严清县令,二是对严清还有负疚感,因为那条大青鱼就是他叫儿子送去的。(孟唐)